close
Like(喜歡) 和 love(愛) 有時讓人分不清楚。
喜歡的程度會隨著環境、年齡、體力而改變。「愛」卻在生命中有全然的附著力。
有許多人離開自己生長的台灣,成了外國人。 卻也有許許多多外國人將自己一生的青春與歲月給了台灣。 前者只看到自己的需要-而追求慾望,後者卻體認的別人的需要而產生關懷與愛心。 「愛」是在體認別人的需要時所產生的。追求慾望必須排除許多外來的競爭。「愛」能激發「使命」,對自己所相信的事與物,用自己的生命無怨無悔地與人分享。
能與人分享是一種福氣,懂得和別人分享是一種智慧。有些人花很多的錢辦後事,縱使能來了許多行禮如儀的人,卻讓人淡忘得很快。有的人靈柩前只有一朵玫瑰花,卻讓許許多多人流淚懷念久久。
神所給人的恩賜都不一樣,但是我們都能善用自己的恩賜,發揮愛與分享的功能。熱愛生命,活出自己,就是美。看你所有的,不要看你所沒有的。馬偕博士(George Leslie Mackay,1844-1901)曾說:「寧為燒盡,不願銹壞」,盡用你所有的恩賜,就有豐收。
這一輩子我們愛的很多:台灣、家人、音樂、朋友……不勝枚舉。上帝賜給我們很好的聲音能和別人分享音樂、喜悅、安慰與鼓勵。享受愛與被愛、分享的福氣是我們一輩子的最愛。
人生的意義,原不在花團錦簇,而在良善信實;生命的價值,原不在乎「享用」多少,而在乎「分享」多少;真正的收成,原不在積存豐厚,而在乎愛的果實長存不朽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